回顾2016年,荆门积极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综合施策,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展望2017年,工业经济蓄势好,运行环境总体有利,回暖迹象将进一步显现。
一、回顾2016年——表现不俗
2016年,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下,荆门工业经济取得了不俗成绩,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7个、1.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4位,居同类城市第2位,居江汉平原城市群第1位(与荆州市及三个直管市比较),为建成江汉平原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总体主要表现出“实、足、优”特点。
(一)实——发展基础实
1.推进供给侧改革促企业轻装前行
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十大行动计划及配套实施方案,“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一是加速淘汰过剩产能。提前两年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三年化解煤炭产能27万吨的目标任务,已关闭煤炭矿井7对,减压煤炭过剩产能39万吨。金鹰能源、广源食品等21家企业实现兼并重组。二是降成本措施实。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税费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的意见》,实行“一停三降一补贴”,全年共为企业降低成本17.8亿元。三是去杠杆成效显。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1.1%,今年以来呈持续下降态势,比年初下降2.1个百分点。
2.增强要素保障促企业稳健运行
在要素保障上着力,化解企业发展困难。一是扎实开展银企对接。2016年全社会融资额368.7亿元,增长50%。二是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年末市级基金达到16支,总规模180亿元;全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新增四板挂牌企业211家;发行债券6只,规模57亿元。三是着力提升劳动力保障。举办多场招聘活动,进行技能培训,开展“访返乡能人促创业就业”等活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企业整体用工情况平稳。
3.优化政务服务促企业跨越超行
一是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组建市级行政审批局,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54项,市级行政审批零收费率达到93%;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二是实施企业包联。建立领导干部和部门包联企业制度,主动服务包联企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宣传落实惠企政策、指导理清发展思路、帮助推进项目建设、解决发展难题,用“第一”的精力做好“工业第一”的工作。
(二)足——新生动能足
1.抓项目建设催生新动能
2016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766.24亿元,同比增长28.4%,增幅比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全年建成投产工业项目724个,平均规模1.06亿元/个,较上年(0.74亿元/个)扩大0.32亿元/个;新增年产1000套精密数控机床加工、100万吨磷石膏综合循环利用、20MW太阳能光伏板、10亿只电感器等产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5家,实现产值拉动全市增长2.7个百分点。
2.抓转型升级催生新动能
积极推动技术改造。全市工业技改投资242亿元,同比增长25.7%,同比加快13.8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1.6%。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2.7%,增幅高于全市工业13.0个百分点;装备工业增长16.4%,增幅高于全市工业6.7个百分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同比增长14.9%,增幅高于全市工业5.2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电子元件、包装专用设备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23.8%、11.6%。
3.抓主导产业催生新动能
加快培育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装备制造、大健康产业等五大产业,年内分别新增企业10家、3家、23家、22家、2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装备制造、大健康产业、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达到34.8%、19.1%、18.8%、15.7%、15.5%、10.2%,均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优——经济结构优
1.行业结构变轻
全市轻重工业占比由2015年44.1:55.9,调整为45.5:54.5。伴随化解产能、节能环保等政策实施,高耗能行业增速趋缓,增长7.4%,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同时,高耗能行业比重(37%)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
2.产品结构变精
产品内部结构持续优化。主要表现在中高端产品、深加工产品产量较快提升,但初级产品、低端产品、过剩产品产量下降。如:全市石灰石、磷矿石、煤炭等初级产品产量下降13.2%、61.2%、7.2%,但电子元件、锂电子电池、阀门、齿轮增长23.%、29.8%、60.8%、11.5%;平板玻璃、中空玻璃产量下降18.1%、95.3%,但日用玻璃品、玻璃包装容器产量增长35.9%、17.8%;铁合金产量下降42.8%,但包装专用设备增长11.6%。
同时,工业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新旧动能转化造成的阶段性回落。
在经济新常态和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行业和企业分化明显,全市石化、磷化、建材、粮油加工等传统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支撑力减弱。2016年,建材、化工等传统支柱行业增速比2015年分别回落9.0和1.9个百分点,拉低全市工业增速2.0个百分点,两大行业增速比全省分别低5.0个、0.2个百分点。这些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占比较高,分化发展带来的影响更大。
加快淘汰过剩产能,加大关停“僵尸企业”力度,形成了总量上的亏空,尽管当前创业创新、转型升级、新兴业态等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但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体量较小,难以弥补亏空,比如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不大,仅占全部规上工业的9.6%左右。新动能补足旧动能亏空尚需时日,阶段性回落的趋势仍将存在。
2.企业造血功能不足和借市补血不足的矛盾突出。
一方面企业效益不佳,盈利能力不足。表现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仅微增2.9%,增幅同比大幅回落8.9个百分点,是自2014年大幅回落以来(7.8%)的第二个低效年。利润增速不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襄阳、十堰、黄石、黄冈、随州、鄂州等周边城市相比差距也较大。从亏损情况看,全市亏损企业72家,同比增长20%;亏损企业亏损额为5.7亿元,增长40.7%。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和挂牌企业少,借市融资能力不足。2016年,全市上市公司为4家,分别比武汉(78家)、宜昌(9家)、襄阳(9家)黄石(8家)、荆州(7家)少。“新三板”企业挂牌5家,分别比武汉(180家)、宜昌(21家)、襄阳(13家)、黄冈(17家)、孝感(11家)、十堰(9家)少。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既代表企业经营管理先进水平,又反映企业融资能力。工业企业造血、补血功能不足,一定程度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3.企业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用工成本、融资成本的不断上升,加之荆门的交通短板导致的运输成本过高,全市企业综合成本居高不下。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7.6%,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6.28元,同比增加0.72元,增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8元。
4.新增企业拉动减弱
2016年,全市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家,比上年同期减少31家,为近4年来最低水平。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8个百分点,较2014年、2015年分别下降0.1个、0.3个百分点。
二、展望2017年——回暖更显
2017年,荆门经济面临的宏观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从全球看,全球经济复苏总体呈疲弱和不稳定状态,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人口老龄化、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等加速总需求不足。从国内和自身发展基础看,经济下行的压力未得到根本扭转,货币政策呈收紧态势,“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艰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在面临诸多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荆门工业经济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稳中向好态势明显。
1、宏观市场企稳态势显现
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自2016年8月升至荣枯线上后,总体呈上扬态势,2016年12月达到51.4%,宏观市场信心增强。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自2016年9月由负转正后持续回升,12月达到5.5%,在此大背景下,荆门PPI到11月份由负转正,结束了连续50个月负增长的局面。
2.微观基础逐步筑牢
一是发展动能持续增强。随着泰富重工(湖北)公司新增1000台套各类装运设备、钟祥纽维光电科技100万台智能手机、荆门浩诚电子科技4000万颗半导体芯片等项目投产,预计2017年新建投产项目227个,较2016年增加19个,预计2017年新增产值可拉动工业产值增长5.2%。据调查,2017年全市工业新增点507个,其中10亿以上增长点4个,较上年增加2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推进转型升级、优化工业结构、催生更多新生动力。
二是政策环境持续给力。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荆门市委、市政府空前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坚持“三个第一”,出台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意见,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为工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重资产招商筑巢引凤,大招商的氛围已然形成。
2017年,工业经济发展要积极稳妥做好动力转换、补足发展短板,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引导企业创新转型。当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被列为阻碍我市工业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工业企业产品创新不足。从我市看,工业企业中自带研发中心的不足10%,大部分企业产品缺乏创新,政府要高度重视创新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在研发上投资,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是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方面,要进一步将责任体系落实到位,加大煤炭、水泥、玻璃、石膏、纸制品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在降成本方面,要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用能成本、用地成本和物流成本;在补短板方面,要紧密结合荆门实际,打出“组合拳”,把实体经济做优,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品牌产品等。
三是要大力发展重点产业。当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是稳定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加强优势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监测力度,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加强调研,积极应对,力争新兴行业不降档,支柱行业不失速,为全市工业经济换挡提速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要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全市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新兴行业增势喜人,但依然面临投资增长乏力、部分传统支柱行业出现天花板效应等不利因素影响,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推进新兴行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